在周三,美国邮政局出乎意料地撤销了前一日对香港和中国大陆包裹的投递限制,上演了一场政策上的“急转弯”。这场风波始于周二,当时USPS突然宣布暂停处理来自中国邮政和香港邮政的包裹业务,仅维持信件和扁平件的常规投递。尽管官方未明确透露政策反复的具体缘由,但在声明中提及了将与海关部门携手建立新的关税征收体系。
此番邮政政策的波动正值特朗普政府关税新政实施的敏感时期。根据白宫最新颁布的行政命令,美国在推迟对加拿大、墨西哥实施关税措施的同时,继续维持对中国商品10%的关税税率。尤为重要的是,新政取消了价值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这一变动对跨境电商的经营模式构成了直接冲击。
据统计,2024年美国处理了逾13亿件低值免税包裹,其中Temu和Shein两大平台可能占据了中国包裹总量的近半壁江山。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这两家企业通过“小额分散”的物流策略,将单个商品的价值控制在免税门槛之下,从而构建了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鉴于政策带来的风险,中国电商企业已着手进行战略调整。Temu和Shein均公开表示,其商业模式并非全然依赖免税条款。自2023年起,这两家平台便加速在美国本土构建仓储网络,采用“前置仓”模式预先将商品运送至美国境内的仓库,此举既规避了关税风险,又提升了配送效率。据行业调查显示,目前已有超过60%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采纳了类似策略,在美国西海岸的主要港口城市布局仓储设施。
市场分析认为,尽管关税政策可能会压缩电商平台的利润空间,但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数字化运营能力,中国电商仍有望通过本土化仓储、智能物流调配等手段保持其竞争优势。然而,新政实施后,跨境电商行业或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中小型平台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