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发布行政令,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最新关税政策,向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20%的税率,2025年美国对华综合关税税率已攀升至54%。同日,特朗普还签署另一项行政命令,宣布自5月2日起全面取消针对中国出口的价值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小额免税”政策(T86模式),这无疑宣告了中国跨境电商低成本红利时代的终结。
关税升级:依据存疑与市场冲击
此次对华加征关税的税率依据遭到沈逸等学者的质疑,被指“基于臆测”。特朗普声称中国对美征收67%关税的指控缺乏明确数据支撑,其政策逻辑在“产业回流”与“增加政府收入”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间摇摆不定。新政实施后,美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将升至20%以上,这将直接推高国内通胀压力。高盛预测,此举可能导致美国核心PCE通胀率在2025年下半年达到3.5%的峰值,GDP增速下降1.3%,并造成近25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小额免税政策终结:成本激增与供应链混乱
此前,T86模式允许低价值包裹免关税快速清关,但新政要求对800美元以下商品征收30%或每件25美元(6月1日后增至50美元)的固定关税。这一调整不仅使中国跨境电商成本大幅增加,还可能引发物流延迟和供应链混乱。美国海关曾在2月初尝试取消该政策,但因系统瘫痪被迫暂缓。此次重启,表明特朗普政府已做好应对短期混乱的准备。
市场反应:资本市场震荡、供应链承压与避险资产受追捧
资本市场剧烈震荡:政策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期货暴跌,道指期货跌幅达2.3%,标普500和纳斯达克分别下跌3.4%和4.2%。苹果、耐克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股价重挫7% - 9%,零售巨头Five Below跌幅更达15%。全球供应链承压:彼得森经济研究所指出,关税政策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达到顶峰,可能导致2.3万亿美元贸易量收缩。美国零售业巨头如沃尔玛、开市客已开始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或转移生产线,进一步加剧产业链动荡。
避险资产受追捧:市场恐慌推动30年期美国国债ETF单日涨幅超1%,比特币价格暴跌4.5%至8.3万美元下方,显示出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信心崩塌。
中方反制与企业应对策略
中方已明确表示将采取对等措施,包括加征美国农产品关税、限制美企在华经营等。商务部援引世贸规则提起诉讼,强调单边主义破坏全球经济秩序。部分企业则提前布局以缓解冲击:供应链多元化:迈瑞医疗通过提前在美备货及布局FDA认证工厂,确保对美出口不受本轮关税影响,其美国业务毛利率仍维持在70%以上。
产品结构升级:企业如迈瑞医疗通过推出高端产品(如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提升溢价能力,抵消关税成本。
此次关税升级不仅是中美博弈的延续,更折射出美国对华战略焦虑。正如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所言,美国试图通过单边手段遏制中国崛起,却忽视自身经济结构的脆弱性。中国企业需加速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以应对贸易战长期化下的新常态。而全球市场,则需为即将到来的供应链重构与政策博弈做好更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