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枢纽建设、智慧物流、多式联运、绿色物流、陆港建设、通道发展、产业融合的思想碰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表示,2018年出台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对“十四五”期间全国物流枢纽建设进行了全面布局,按照“成熟一个、落地一个”原则,将稳步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
根据规划,当时布局了陆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5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其中,包含兰州、酒泉等西北地区8个城市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41个,包含兰州等西北地区省会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55个。
贺登才说,截至去年底,已布局建设了70个国家物流枢纽,到2025年,将布局建设150个国家物流枢纽。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社团组织,中物联将一如既往支持西部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立体化、智能化水平,支持丝绸之路国内段沿线,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志卫认为,过去几年,陆海新通道从概念提出到各地行动,从实践到国家战略性布局,各参与方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推动通道的建设,通道的发展也带动西部地区驶入了前所未有的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快车道。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是通道的主要服务产品。据统计,截至6月底,今年铁海联运发运4170列,同比增长43%,累计发运18470列,已辐射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个港口,货物品类突破640余种。其间,甘肃区域公司上半年发运2792标箱,内贸货值累计达3.4亿元,外贸货值累计达7518万美元。
“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甘肃与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升温,甘肃的铬铁矿产、清真食品、中药材、特色农产品等受到东盟客商的青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邹志卫说,甘肃通过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商贸合作,在外贸班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比如,甘肃敦煌首次通过中老国际铁路向境外直接出口本地石棉产品,也是国内首发的石棉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列车,一方面为甘肃借助中老铁路发展进出口贸易开辟了新路径,另一方面也为扩大与RCEP国家跨境物流合作开辟了新通道。
“西部陆海新通道撬动西北地区开放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西北地区还存在陆海新通道班列总量不多,枢纽合力还未形成等难题。”邹志卫为此建议,加强政府间、平台企业间、物流园区间等合作,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国际多式联运、陆海贸易规则、数字通道等规则标准体系。
甘肃省物产集团董事长王月成表示,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建议通道产业、生产制造业、特色农业产业等加强与物流业联动。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