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一轮巴以冲突尚未结束,以色列和伊朗又迎来新的冲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称,在必要时可能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通向波斯湾的咽喉要道,因扼守波斯湾石油海上运输的出口而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球20%的原油都要经霍尔木兹海峡运输。每次中东局势紧张,“战略咽喉”霍尔木兹海峡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并给航运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以“6·13阿曼湾油船遇袭事件”为例,2019年6月13日,两艘大型油轮在靠近霍尔木兹海峡的阿曼湾遇袭,导致航运运费和保险费飙升,袭击发生当天往返中东和亚洲的超级油轮运费涨至近1.3万美元,比前一天上涨近2000美元。同时,不少航运船企开始征收这一地区的保险费,每七天一期的保险比几天前翻一番,涨至每期20万美元,马士基等船运巨头还因此改变了在该地区的航行路线。
去年以来,红海局势不断升级,多家国际航运公司恢复红海航行的计划一拖再拖,社会对全球供应链不稳定以及地区冲突外溢的担忧日益加剧。
此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所副所长郑静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红海区域及曼德海峡处于苏伊士运河的必经之地,相关区域的封锁直接影响到通行,船舶的绕行或停航对于燃油成本、租船成本、租箱成本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将对世界航运贸易产生连锁反应。
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编制室就红海危机的应对措施对相关航运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红海危机对近半数船舶运输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超四成集装箱运输企业选择从非洲好望角绕行或选择停航来应对此次危机,这使得红海海域的船舶运输量下降,对全球海运运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如今,以色列和伊朗又迎来新的冲突,郑静文对此表示,“这可以看作是红海危机长期化的一个影响因素,短期内远东—中东、远东—欧洲航线的供应链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面对供应链承压和不确定性增强,郑静文也给出了建议,“一方面,我国相关外贸企业要畅通沟通机制,面对供应链突发情况积极与货代、班轮公司保持沟通,确保货物顺利抵达目的港,同时也要和海外买家保持沟通,免除延迟交付责任。另一方面,做好预案措施,在物流企业招标时,可要求提供突发情况下的替代方案措施,确保供应链安全。”
她补充道,红海危机目前主要还是对于运输实效上的影响,货主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供应链延迟的风险因素,做好全程物流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