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通关无纸化试点8月1日启动
2012年07月31日 13:21来源: 国际商报【字体:大中小】网友评论
本报讯 日前,海关总署对外宣布,今年8月1日起,将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宁波、杭州、福州、青岛、广州、深圳、拱北、黄埔等12个海关的部分业务范围内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试点,选择部分AA类、A类企业开展试点,具体企业名单由各试点海关选定。据了解,这12个海关占全国贸易量的80%。
在试点过程中,海关将实时跟踪分析评估改革试点情况,研究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完善解决方案。海关初步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海关全面推开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2015年,将在全国海关对全部进出口货物实行通关作业无纸化。
据介绍,1995年以前,海关一直实行纸质报关。1995年,海关推出H883通关作业系统后,开始在全国实行报关单电子申报,同时企业需要准备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在现场作业环节,向海关提交。2009年,海关启动了分类通关改革,实现了对74.4%货物低风险快速放行,进一步缩短了货物通关时间。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就是要改变现有纸质单证人工流转方式,将所有纸质单证转变为电子单证,实现通关作业全程的无纸化,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提升监管效能、促进安全便利。
企业参与通关作业无纸化的基本流程是:首先试点企业与海关、第三方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口岸)签订电子数据应用协议。
在办理每一票货物进出境手续时,企业将电子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向海关申报,海关计算机系统对电子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和判别:对低风险的货物采取自动放行,并向货物存放的场所和企业发送放行信息,企业即可直接办理进口提货或出口装运手续;对高风险货物,海关转为人工审核,在人工审核过程中,需要验核纸质单证的,海关将向企业发送指令,企业到海关现场提交相关纸质单证,办理通关手续。
通关作业无纸化后,企业不必再打印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而是通过电子数据形式直接向海关申报,企业报关更方便。海关发送放行指令,企业收到电子放行回执后,可以直接到货物存放的场所提取货物,节省企业的人力与时间成本。对海关来说,通过共享电子数据,监管重点更突出。电子数据存档,检索、调阅更加方便,存档的成本更低。